耐穿和牌子不是必然联系,穿了几十年鞋,一个基本体会是看鞋底,穿过好多大牌子鞋,快的一两个月慢的一年多底就漏水了。现在鞋面的差别都不大,工艺技术都不错,差别在鞋底。好鞋底是整块发泡且厚,又轻,穿着轻便不咯脚,鞋面烂了底也不坏。现在买鞋主要不是看牌子,过了烧包的年龄了,买时去掉鞋垫,一只手在外,一只手伸进里对摸,感觉鞋底薄薄的果断放弃,另外鞋底镶嵌的东一块西一块的也不买,易漏水。拙见,见笑了。
在浙江,市面上价值200元的鞋,在批发市场进价是多少?这要看是在什么卖场卖的。
讲个故事吧:
有一次到温岭,与一个做鞋的老板聊到鞋子:“你们这里的鞋这么便宜,我进一些回去卖,应该很赚钱的。”,该老板的话让我重新有了一些认识,该老板说:“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,假如我的鞋子出厂价二十块钱一双,送到物流公司,每双鞋要加一些费用,而这个费用就要看货运司机的了,在我们这,货运要的价基本上是每双三到五块,我们按每双三块算吧,这样一双鞋的价格就是二十三了,而物流公司把鞋送到你的地点,一双的价格大概是五块钱,这样一来这双鞋的成本就是二十八了。而从物流到店里或者到下面的城市,这些费用就按二块算吧,这就是三十了。当这些鞋到店后,还要加上各种费用,如房子租金、水电费、人工费及各种税费,这些费用算二十块吧,这样,每双鞋的成本就是五十块了。你还要防止顾客砍价,因此,你的价格你必须要多喊一些,只有这样你才能赚到钱,如果一双鞋你只想赚十块钱,那些为了保证一双鞋至少六十元卖出去,你喊价至少要喊一百二十元到一百五十元,这只是一般小店,如果是到一些大卖场或专卖店的话,价格就会更高……”。